【文旅探秘】雙峰篇:一門英烈蔡和森、蔡暢故居
婁底的山水、婁底的歷史文化、婁底的文物古跡、婁底的民俗民風,構成了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婁底文化旅游資源。小編通過文旅融合,系統為您挖掘那些山水或文物古跡背后的故事,還原與呈現一個完整的文化婁底。
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
【文旅探秘】雙峰篇之
一門英烈蔡和森、蔡暢故居
↓↓
蔡和森故居光甲堂,位于婁底市雙峰縣井字鎮楊球村,建于清朝末年,磚木結構,總面積550余平方米,是蔡和森、蔡暢同志親少年時期的故居。1900年5月14日中國婦女運動卓越領導人蔡暢誕生在這里,并與哥哥蔡和森在這里度過了8年多的童稚時光。
1985年鄧小平題寫的“蔡和森故居“金字紅木匾懸掛于故居大門。2003年6月,光甲堂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。2011年1月,湖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2013年5月,蔡和森故居光甲堂成功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故居為一棟一縱三橫的清末湘中山區普通農舍,四周群山環繞,座東朝西,平面布局呈倒“凹”字形,四周矮矮的土圍墻,門前池塘春水碧波,鵝鴨成群戲水??偨ㄖ娣e500余平方米,磚木結構,穿斗式梁架結構。由正廳,左右廂房及天井和雜物間組成。
故居陳列物品中有許多是原物,臥室中的床、書桌和衣柜,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,廚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,農具室中的石磨、水車和大木耙等,都曾留下過蔡和森、蔡暢的印跡。這里是湖南省紅色旅游五條精品線路中的重要景點,婁底市紅色旅游的龍頭,通過把蔡和森、蔡暢同志的光輝業績和革命精神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、與雙峰的自然人文資源、與陳列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,蔡和森故居成為了湖南省的紅色旅游經典。
如今在雙峰蔡和森紀念館的蔡和森廣場中央,矗立著"蔡和森同志光輝一家"的群雕塑像。包括"蔡和森、向警予、葛健豪、蔡鹿仙、蔡暢、李富春",這就是人們所說的"一家兩對四中委"。 蔡和森與向警予是一對夫妻,同列"雙百英模";蔡暢與李富春是一對夫妻,并列國家棟梁,他們都曾經是中國革命進程中的中央委員,可惜,蔡和森與向警予早早為革命獻出了生命。蔡鹿仙是蔡和森的二哥,1925年在省港罷工中也早早壯烈犧牲。"革命的母親"葛健豪,與"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"唐群英、"鑒湖女俠"秋瑾,被后人并稱"瀟湘三女杰"。
責任編輯:楊志慧
網友評論